打造国际领先水平
全国优秀规模企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了解我们>新闻动态

钱桂敬2015塑料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交流会讲话

来源: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发布日期:2015/11/06  浏览次数:3261次

尊敬的各位专家、代表:

大家上午好!

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和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塑料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交流会暨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三届三次年会”隆重召开了。首先,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行业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要特别感谢承办单位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和在人力物力上的慷慨付出,感谢多家媒体单位的支持和济宁中艺橡塑有限公司、山东莱芜新甫冠龙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爱丽汶森(北京)材料有限公司、四川中装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正茂精机有限公司、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积极赞助。

专家委员会年会在这里召开,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济宁是东方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都诞生于此。我们在此开会之余,学习、了解孔孟文化,对于建立行业文明,规范行业行为,在新形势下做好行业的各项工作都将大有裨益。

今天想和大家交流两方面的问题:

一、“十三五”塑料加工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塑料加工业快速得到发展。回顾塑料加工业发展经历,可以看到“十一五”是塑料加工业高速发展期,年均增速达20.1%,使我国快速成为世界塑料制品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塑料加工业现代生产体系,完成了从消费品工业向生产资料领域的快速过渡,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塑料加工业已成为以制品为核心,涵盖原料、装备、模具、研发等为一体的现代制造业。

“十二五”是塑料加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时期,进入优化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的重要发展阶段。是成长壮大期迈向成熟期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塑料加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一是下行压力加大、增长持续放缓,制品产量增速从2011年的22.35%下降为2012年下降为8.99%,再到2013年为8.02%、2014年的7.44%, 2015年1-8月份制品增长0.83%,预计“十二五”平均增速为10%左右,比“十一五”年均增速下降约10个百分点。

二是效益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竞争加剧企业两极分化加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快速发展,部分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以人工成本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资源、环境、能源约束全面增强,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使全行业利润增幅逐年下降,已由2011年的32.5%下降到2014年的 4.24%。同时2014年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8%。基本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相当,远低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等造成企业效益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加大。

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供给能力严重过剩,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表现为过剩和依靠进口并存。产能过剩是结构不合理的集中体现,是供给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造成的,迫切要求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

盲目引进而引发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产能,尚未有效化解,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如双向拉伸产业在普通包装膜产能严重过剩尚未化解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隔膜产能预计在2015年达到23亿平方米,大大超过全球需求量,又形成新的产能过剩,而高端隔膜进口比例达90%,整个隔膜进口率达70%。说明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顽疾已严重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全球是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结果,应更多看到自身原因,是发展机遇、环境、条件、内涵发生变化,也是塑料加工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必经阶段。。

“十三五”是创新发展新阶段“十三五”是我国完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最低门槛的重要的历史阶段,同时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大潮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的重要节点,是深化改革开放、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是塑料加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

“十三五”塑料加工行业面临难得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一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冲击。二是进入新常态后,塑料加工业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繁重任务的挑战。因此“十三五”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难度将明显加大。

“十三五”规划要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成绩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技术、材料、装备等制约发展的瓶颈。“十三五”主要目标是:在新常态下,确保中高速,迈向产业中高端,推动产业升级。主要任务是:以“高端化”为核心,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要措施: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全行业创新体系建设,牢牢把握“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技术发展方向。二是坚持“高端化、个性化、小批量、私人定制”的市场导向,推动新型生产模式和新型业态的快速成长。三是坚持统筹规划,综合协调资源、区域优势,推动塑料加工业有序梯度转移,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四是牢牢把握“由大到强”目标,大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加快推进引进、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步伐,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

“十三五”塑料加工行业发展重点:

一是重点发展多功能、高性能材料及助剂,力争在材料功能化、绿色化及环境友好化取得新的突破。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加强与食品接触的制品和原料生产和安全、卫生、质量控制。

——加快高端聚烯烃管道专用料、系列滚塑专用料、3D打印耗材、医用塑料、生物基高分子、生物质分解塑料和生物基塑料等专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加快导电、导热、抗菌、耐温、防雾、高韧、超强、阻燃等多功能合金材料 的开发应用。

——加快芳杂环聚合物及其高性能复合材料等特种工程塑料及高性能改性材料等的生产和应用。

——加快绿色环保增塑剂、热稳定剂等的研发、应用。

二是紧紧围绕高端化,加快提高中高端制品的比例。

——要加强选择性多孔薄膜开发,力争在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膜材料和组膜取得突破。力争在高端电池隔膜、新型光学膜、新型柔性屏膜等取得突破。

——重点发展生物基塑料汽车零部件、生物基塑料包装制品、高性能聚氯乙烯建筑模板、大口径高强度聚烯烃排水、排污管道等的生产。

——进一步推广水性聚氨酯、无溶剂等生态合成革的生产和应用,推动绿色转型。

——加强废旧塑料,特别是车用等工程塑料的改性、高附加值应用。

三是加快塑机的研发。加快塑料装备智能、数字化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小型、超高精度、超高速和智能控制的加工设备,为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提供先进装备和生产线。在迎接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为“新硬件时代”打好基础。

——加快小型精密电动注塑机的开发应用,力争在高精、灵敏、快捷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取得突破,在成型精度、制造精度、控温精度等方面更适应小型精密注塑制品的生产。

——加快小型、多功能的特种功能薄膜生产设备的开发应用。

——加快低定量、轻量、微量涂布设备的开发应用。

——加快微成型加工设备的开发应用。

四是加快绿色、节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艺的开发。要加快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础加工技术、要加快CO2超临界发泡工艺的推广应用、加快电磁感应节能技术等的推广。

二、行业专家团队担负引领推动塑料加工业迈向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历史重任

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聚集着由王德禧主任带领的的国内塑料加工行业研究开发和规模生产的精英和优秀人才,多年来致力于塑料加工行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塑料加工行业中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广大企业研发机构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专家委员会各位专家是推动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的主力军,是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是新材料的开拓者,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创造者,对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是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最具创造力的第一生产力,是塑料加工业最重要的宝贵财富,担负着推动、引领塑料加工业迈向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历史重任。

“十三五”是塑料加工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是进一步发挥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保障和支撑作用最重要时期,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家的创造精神,必须进一步发挥专家团队的重要作用,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大好时期。

为了更好的发挥专家委员会和各位专家的作用,我想专家委员会应在这几个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一是专家委员会要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动者、促进者,要打造成果转化平台。专家委员会聚集了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科研人员等大量精英,特别是各高校研究机构有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专家委员会应收集、整理这些成果,牵线搭桥,打造转让平台,让众多企业了解这些信息,使这些成果能最快和企业需求密切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能借力、借智发展,科研人员大有用武之地。

二是专家委员会要成为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的组织者,打造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更深入、更广泛的交流合作,使塑料加工行业能紧紧跟踪国际最新科技动态,包括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最新技术、最新成果,从而更明确当代发展趋势,更加开阔视野、把握发展方向。

三是专家委员会要成为行业面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的组织者,打造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平台,重点放在跨子行业的技术攻关上。如:

——功能化产品开发,功能膜基膜(如光学膜)和基材的开发,功能涂复溶制备研发等。

——生物质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分解塑料、生物基塑料的研发应用,在包装材料、农用塑料、生活用品、汽车用生物基工程塑料等方面应用得到不断推广。

——新型加工成型工艺的研究和突破和推广,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成型设备和工艺,CO2超临界发泡及节能技术等。

——以汽车工程塑料等为重点的工程塑料回收、改性、高附加值应用,包括废塑料回收应用政策制定。

——航空、高铁、舰船等轻质高强材料开发。

——塑料加工行业互联网+工程建设途径的研究。

四是专家委员会要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者,要打造“四新”推广应用平台。

建议专家委员会能根据行业急需和各位专家特长,组织若干工作组,开展工作。专家委员会要加快“四个平台”建立,为各位专家提供服务平台。

以上建议是否合适,请大家讨论。希望全行业特别是在座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塑料加工行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智慧、取得新的成绩。

这次会议安排了17位专家教授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我相信将会十分精彩,能够开阔视野和思路,让大家满载而归、不虚此行。

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